推動非高爐—電爐煉鋼工藝助力行業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2-11-11 14:51:05 作者:{} 來源: 瀏覽次數:0 網友評論 0 條
蘇步新
冶金工業出版社
1 鋼鐵行業運行情況
國內外環境聚焦;上半年國內鋼鐵行業運行情況;7月上旬國內鋼鐵行業運行情況;下游用鋼行業運行情況。
1.1 國內外環境日益復雜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世界衛生組織7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561,881,898例(占總人口的6.8%)。
中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839,118例(占總人口的0.31%) 。
中國2022年GDP計劃增長5.5%,上半年實際增速2.5%,二季度實際增速為0.4%,一季度實際增速4.8%。
美國通脹繼續高企,聯儲加息節奏加快(7月再次加息75個基點) 。
美國霸權松動,各地軍事對抗升級。俄烏沖突中一旦俄羅斯獲得其所理想的軍事戰果,那么世界各地反對美國的軍事對抗必將持續升級。
資本陣營內斗,英日首相意外頻發;斯里蘭卡經濟危機引發緊張局勢,總統、總理以及多位部長相繼辭職。
發展中國家崛起,擴展了由多數派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可能性,與一戰前夕的世界亂局截然不同。
1.2 上半年國內鋼鐵行業運行情況
鋼鐵產量下降明顯: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6月全國生鐵、粗鋼產量分別為43893萬噸、52688萬噸,同比分別下降4.7%、6.5%。
鋼材單月進出口量走勢分化:
據海關總署數據,6月鋼材出口755.7萬噸,同比增加17.0%,鋼材進口79.1萬噸,同比下降36.7%。1-6月全國累計出口鋼材3346.1萬噸,同比下降10.5%;累計進口鋼材577.1萬噸,同比下降21.5%。
鋼材價格大幅下降: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監測,6月末中國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122.52點,環比大幅下降,下降10.67點,降幅為8.01%;同比下降20.95點,降幅為14.6%。
進口礦單月略有下降:
據海關總署數據,5月全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8897萬噸,同比下降0.5%。1-6月全國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53575萬噸,同比下降4.4%。
1.3 7月上旬國內鋼鐵行業運行情況
7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074.76萬噸、生鐵1915.49萬噸、鋼材1973.05萬噸。
其中,粗鋼日產207.48萬噸,環比下降5.66%;生鐵日產191.55萬噸,環比下降4.41%;鋼材日產197.31萬噸,環比下降9.12%。
估算本旬全國日產粗鋼287.18萬噸、環比下降0.83%,日產生鐵247.82萬噸、環比下降1.01%,日產鋼材374.28萬噸、環比下降3.85%。
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804.79萬噸,比上一旬增加109.93萬噸、增長6.49%;比上月同旬減少49.96萬噸、降低2.69%;比年初增加675.10萬噸、增長59.76%;比去年同期增加399.06萬噸、增長28.39%。
1.4 下游用鋼行業運行情況——總體呈下降趨勢
建筑業:1-6月,房地產行業主要指標同比繼續下降。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4%,施工面積同比下降2.8%,新開工面積下降34.4%,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22.2%。
機械行業:1-5月,機械工業繼續下行,主要產品產量總體下降,重點統計的30種代表性產品中,僅8種產量同比增長,占比26.7%。機電產品出口增長7.0%。
汽車行業:1-6月,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200萬輛,分別達到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下降3.7%和6.6%。新能源汽車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同比均增長1.2倍。出口汽車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
家電行業:1-5月,家電行業三大白電產量均同比下降。其中冰箱產量3401萬臺,同比減少8.1%;洗衣機3472萬臺,同比減少4.1%;空調9934萬臺,同比減少0.8%。家電產品出口量同比減少6.9%。
船舶行業:1-6月,我國船舶行業三大指標兩降一升,造船完工量185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1.6%;承接新船訂單224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1.3%;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027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6%。
2 鋼鐵行業政策跟蹤
鋼鐵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壓減鋼鐵產能產量;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有序發展電爐煉鋼;碳達峰及降碳路徑;中鋼協EPD概述;節能降耗工作;超低排放改造;鋼材進出口政策;提高資源保障能力;鋼鐵行業一些聲音;企業文化創新。
2.1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五大目標
《指導意見》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1.5%,氫冶金、低碳冶金、潔凈鋼冶煉、薄帶鑄軋、無頭軋制等先進工藝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80%左右,生產設備數字化率達到55%,打造30家以上智能工廠。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集聚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鋼鐵產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工藝結構明顯優化,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結構更趨合理,鋼鐵市場供需基本達到動態平衡。
綠色低碳深入推進:構建產業間耦合發展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確保2030年前碳達峰。
資源保障大幅改善:資源多元化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國內鐵礦山產能、規模、集約化水平大幅提升,廢鋼回收加工體系基本健全,利用水平顯著提高,鋼鐵工業利用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以上。
供給質量持續提升:高端鋼鐵產品供給能力大幅增強,品種和質量提檔升級,每年突破5種左右關鍵鋼鐵材料,形成一批擁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十二項任務

2.2壓減鋼鐵產能產量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導向:
堅決遏制鋼鐵冶煉項目盲目建設,嚴格落實產能置換、項目備案、環評、排污許可、能評等法律法規、政策規定,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
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應去盡去,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
研究落實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產能利用率等為依據的差別化調控政策。
健全防范產能過剩長效機制,加大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原材料工業“十四五”規劃》政策導向:
完善并嚴格落實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行業產能置換相關政策。
研究建立運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總量等手段遏制過剩產能擴張的約束機制。
對達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競爭力弱的城市鋼廠以及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城市鋼廠采取徹底關停、轉型發展、就地改造、搬遷改造等方式,推動轉型升級。
健全防范產能過剩長效工作機制,暢通舉報渠道,強化聯合執法,加強行業預警,充分利用衛星監測、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加大違法違規新增產能行為的查處力度,持續保持高壓打擊態勢。
2.3 推進企業兼并重組
《意見》政策導向:
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
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
鼓勵鋼鐵企業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有序引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獨立熱軋和獨立焦化企業參與鋼鐵企業兼并重組。
對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的企業進行冶煉項目建設時給予產能置換政策支持。
鋼鐵企業重組的模式及特點:
優勢企業強強重組;細分產品市場特色企業重組;區域市場龍頭企業重組;海外并購重組;上下游產業鏈重組;破產重組。
2.4 有序發展電爐煉鋼——政策導向
2021年5月,新版產能置換辦法:鋼鐵產能置換進一步從嚴,但建設短流程電爐鋼的部分情形可享受1:1的產能置換比例。項目備案管理的意見:選址建設項目備案進一步加嚴,短流程電爐鋼產能門檻200萬噸,遠低于長流程1000萬噸、沿海2000萬噸的門檻要求。
2021年10月,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鋼鐵等重點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能效水平明顯提升,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到2030年,行業整體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2年2月,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工藝結構明顯優化,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布局結構更趨合理,鋼鐵市場供需基本達到動態平衡。
2022年6月,關于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四川省到2025年,高質量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試點示范,形成綠色、智能、創新、高效、協調的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模式。鋼鐵行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水平大幅提高,有力促進全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可見,從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近年來發布的關于產能置換、項目備案、節能降碳、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文件來看,電爐短流程煉鋼是國家政策支持的方向。
綠色低碳發展新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推動工藝流程調整,加大廢鋼的應用對于推動我國鋼鐵行業實現低碳綠色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廢鋼屬于綠色資源:廢鋼是可無限循環使用的綠色載能資源,是目前唯一可以逐步代替鐵礦石的優質原料。增加廢鋼供應能力是緩解鐵礦石供應壓力的重要途徑。每用1噸廢鋼,可相應少消耗1.7噸鐵精礦粉,從而少開采4.3噸鐵礦石原礦,同時也有利于降低焦化、燒結、煉鐵等高能耗工序的生產壓力。每用1噸廢鋼,也可節約0.4噸焦炭或1噸左右的原煤,比用鐵水節能60%,節水40%。
短流程碳排放優勢明顯:從不同鋼鐵生產工藝來看,含有燒結的長流程生產工藝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含有球團的長流程生產工藝次之,采用廢鋼的短流程工藝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長流程的噸鋼碳排放相對于短流程高1.2~1.4噸。
因此,在我國鋼鐵工業碳達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工藝流程結構調整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
2.5 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路徑
……

相關文章
[錯誤報告] [推薦]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